2013年1月13日星期日

敏捷开发.点滴积累


敏捷开发.点滴积累
     -- 201212-201301项目实践经验


图源自Team Leader(@jieouy)所作PPT,赞!表示一下激动,Leader一直以来为项目投入激情,启发并引领大家,赞!同时感谢之。


  • 敏捷感言
敏捷开发最基本要素还是人,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密切、及时的沟通与协调。正所谓以人为本。
敏捷开发,拥抱变化、迅速迭代。
敏捷开发,其流程(规则)与参与人之间互相作用,流程不断推动人积极参与,人不断完善更新流程。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,不同参与人之间相互推动(包括督促)的作用
敏捷开发,需要所有成员的积极主动,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与执行力

“敏捷开发的计划管理体系中,发布计划、迭代计划、迭代回顾与每日站会相辅相成。通过计划多层次管理,逐步细化,确保敏捷开发具备灵活响应变化的能力。”
  • 实施过程
> Story,就是把一个项目慢慢的拆分一个个目标明确的小需求。Story的生命周期包括:
     1 需求阶段。由需求方提起,经大家讨论确定合理,最终提交至白板或其他地方。
     2 开发阶段。根据确定的需求,开发者具体去实现功能,并要求完成自测通过。完成之后,提交测试进入下一阶段。
     3 测试阶段。根据功能(需求)提出不同测试案例,并实践验证。若发现问题(BUG)或疑问及时反馈开发人员,必要时通知产品设计人员或项目管理者,此时Story回到开发阶段。注意:一个Story可能在2,3直接来回多次属于正常现象。
     4 完成阶段。直到程序通过所有的测试案例,Story提交至该阶段,可以将Story交由需求方验收。


> 若项目的管理工作适合于敏捷开发流程,则项目包含的Story需要具备这样的特性:
     可讨论,可评估,可测试,独立性,有价值,细分的(小的)。

强烈建议或要求,项目的开发、测试、产品设计等同事们始终保持在一起工作。
每天一次站立的短会(如晨会),控制在15分钟之内,每天轮流一人负责召集、组织会议。主要讨论各自工作情况包括:昨天完成什么,今天做什么,遇到什么问题等。
每周一次迭代会议,时长控制在一小时之内,需有专人(轮流)同时负责会议记录并邮件群发会议纪要。主要讨论项目进度情况,遇到问题,安排或修改story,协调人力、资源问题等。

  • 管理工具
     有一工具大家一定相当熟悉,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见识过,原始而实用,就是白板+便签贴纸。白板上主要分区,大概描述如下:
     a 根据Story进度情况划分,需求、开发、测试、完成。
     具体部分还可以再细分如需求{待讨论的需求池、真正的需求},开发{开发,解BUG}。具体如何细分最好,需依不然项目情况做安排,在此不多累书。
     b 根据Story业务方向划分,客户端、服务端、通用工具等。这样做的目的是更明确标明Story属于哪些人。
     两者结合,以a结构为主,b为辅。
     
     还有一种很酷的电子版工具Trello,包括Web版,移动版,确实很适用的工具,给力。
     
  • 价值观与原则(引用)
敏捷开发的价值观:
  • 人和(人与人的)交互 优先于过程和工具。
  • 可以工作的软件 优先于求全责备的文档。
  • 客户协作 优先于合同谈判。
  • 随时应对变化 优先于循规蹈矩。
其中位于右边的内容虽然也有其价值,但是左边的内容最为重要。

敏捷建模(Agile Modeling,AM)的价值观包括了XP的四个价值观:沟通简单反馈勇气,此外,还扩展了第五个价值观:谦逊。

宣言中还包括以下原则:[3] [4]
  • 对我们而言,最重要的是通过尽早和不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满足客户需要。
  • 我们欢迎需求的变化,即使在开发后期。敏捷过程能够驾驭变化,保持客户的竞争优势。
  • 经常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,从几星期到几个月,时间尺度越短越好。
  • 业务人员和开发者应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始终朝夕在一起工作。
  • 围绕斗志高昂的人进行软件开发,给开发者提供适宜的环境,满足他们的需要,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。
  • 在开发小组中最有效率也最有效果的信息传达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。
  • 可以工作的软件是进度的主要度量标准。
  •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开发。出资人、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总是维持不变的节奏。
  • 对卓越技术与良好设计的不断追求将有助于提高敏捷性。
  • 简单——尽可能减少工作量的艺术至关重要。
  • 最好的架构、需求和设计都源自自我组织的团队。
  • 每隔一定时间,团队都要总结如何更有效率,然后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。

参考:
  敏捷项目管理工具:Trello链接


题外话:最近早晨,我还躺在床上的时候都会从窗外传来一阵阵小学生的朗朗读书声,遥想当年儿时我也一样……
“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。”

(完)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